桌遊宅也來體會一下成為發明宅的樂趣吧!
《發明宅的怪奇傑作》是由山頂洞人實驗室的陳智帆
在今年秋季的東京桌遊展會(Tokyo Game Market)推出的骰子遊戲!
首先先來定義一下遊戲名稱中所提的「宅」吧!
在台灣媒(霉)體的渲染下將「宅」這個詞彙積非成是變成只會窩在家毫無社交的廢人(維基百科定義請點此),
但事實上這本是日本的外來語「御宅族」:本來泛指對動漫、電玩專精的人,而後衍伸出熱衷於次文化、對任何個人喜好方面十分沉溺專精的人(例如電玩宅、音樂宅、桌遊宅......);如同英文中所指的geek、nerd。(我們不都是Board game geek嘛!) 在此發明宅也是同樣的意思。(對於台灣很愛隨便引用外來語且扭曲原意感到相當無奈......)
總之,我們把畫面拉回遊戲本身吧!先來看看遊戲外盒:
遊戲正面是一個有著達利八字鬍的英倫男性 怎麼覺得跟設計師本人有點像,遊戲中有使用大量機械的風格,因此個人猜想遊戲是以工業革命的英國為主題而設計的美術;畢竟英國是開啟了工業革命的先鋒、次文化蒸氣龐克風格也是以維多利亞時代為背景。而且封面居然還附上了圓周率 (π) 不知道小數點後幾個位數......有興趣的人可以順便背一下 (誤) (對圓周率小知識有興趣的人可以點這裡)
一直覺得相當可惜的是,雖是台灣設計,可是遊戲封面的遊戲名稱不是繁體中文而是他國語言;這一直是台灣許多桌遊設計所有的通病,為了到外國展覽銷售而有的配置。
(像我自己拿去高中生社課介紹這是台灣人設計的遊戲時,他們的回應往往會是「那為何遊戲名稱是英文/日文而不是中文?」)
如果遊戲可以直接設定成多國語言版,可是遊戲名稱是中文的話,這樣不知道外國人是否買單呢?身為台灣人若會購買外國的原文遊戲,向來也不至於太過擔憂封面語言問題 (比較擔心規則書有沒有英文的而已XD)
盒背。盒背已經將遊戲精隨標明出來了!遊戲中主要就是擲骰子、並且將投出的數字與卡片相互配合!
盒側則各別是中文名稱、
英文名稱、
出版社名稱、
以及遊戲資訊 (行李箱有點可愛!)
遊戲人數:2-4人
遊戲年齡:8歲以上
遊戲時間:25-30分鐘
接著就打開來看看囉!
一打開就看到三種顏色搭配三種不同語言的說明書。
遊戲盒內配件:說明紙三份、四顆骰子、6面骰子板塊(項目板塊)、一疊卡片(36張牌)
說明紙是直接展開的形式,三個跳脫的顏色說明紙滿賞心悅目。
介紹遊戲中三種類型的卡片:
( 若使用新O我鳥O的牌套請使用5.7x9的厚套,用薄套會因為太緊而悲劇QQ 套完卡套後遊戲全體還能裝進遊戲盒內喔!)
(一) 起始道具卡
身為發明宅,總不能連一點基本配備都沒有就得埋頭苦思囉!因此每位玩家都有起始道具卡,而遊戲中遊玩的順位會讓拿到的起始道具卡有所不同。
卡片的使用方式會在之後的道具卡一起說明。
(二) 工具卡
遊戲中的工具卡是玩家人數減一,在遊戲中可以增加自己的骰子點數之用,用完後就要給場上沒有這張牌的玩家。
(三) 道具卡
道具卡總共有十種,遊戲中要藉著自己擲到的骰子數字來搭配獲取。
跟起始道具卡唯一的差別只有上面的標示:起始道具卡是玩家順位、道具卡是製作時骰子需要的條件。
道具卡分為五個部分:
(1)道具等級──在遊戲中做為道具需要充電時與骰子相比的條件判斷、以及跟工具卡相互搭配。
(2)製作此道具所需要擲出的骰子 (如紅框中所示,有些需要依據卡片上方的發明序列──也就是六種骰子板塊,遊戲中也可能會有所變動)
(3)道具卡功能──使用道具讓他放電時所能使用的功能
(4)遊戲結算時,會把道具卡以及工具卡左下的分數加總
(5)右下的點點代表這種道具卡在遊戲中總共有幾張
十種道具卡各別的功能 (十種道具,十種功能!) (排列方式依道具等級,道具等級是1到5)
(左) 指定一顆骰子數值減1
(右) 指定一顆骰子數值減2
(左) 指定發明序列上的任一張道具牌與它相鄰的牌交換位置
(右) 指定一顆骰子重新擲一次
(左) 將發明序列中的道具牌洗回發明牌庫後重新翻出六張在場上
(右) 指定一顆骰子分成兩顆骰子 (例:一顆5變成一顆2跟一顆3)
(左) 指定場上一張工具卡,並把那張工具卡給場上沒有工具卡的玩家
(右) 重新分配兩顆骰子的點數 (一顆加X、另一顆就減X)
(左) 用這張道具卡交換發明序列中的任一張道具卡 (拿取場上你要的道具卡,並且用這張帽子來頂替本來的位置)
(右) 付出三顆相同數值的骰子,得到該數值的加分;遊戲直接結束,進行結算。 (例如擲出三顆2,遊戲結束,得分是工具卡的分數+道具卡的分數+2)
→ 遊戲中無論如何調配骰子數值,都需要把數值介於1-6之間 (最小是1、最大是6)
覺得單純閱覽完道具卡功能還是不太能理解?那我們就來敘述遊戲的進行吧!
遊戲中基本上就分成兩大部分──A.擲骰;B.執行動作
遊戲目標:拿到道具/工具卡,並藉由卡片得到最高分!擁有六個種類(含)以上的道具卡會有額外加分。
遊戲起始設置↓
把六個骰子板塊從六到一依序排列好形成發明序列,且把道具卡全部洗牌後翻出六張。3+1顆六面骰放在旁邊 (凱特加上自己的骰塔!)
每位玩家依序依順位拿取道具卡(順序1→4)與工具卡 (除了起始玩家沒有工具卡)。
A.擲骰
輪到自己回合的時候,就擲三顆骰子。注意:遊戲中的骰子的數字六可以代表1至6的任一數字。
B.執行動作
玩家擲完骰子後,就可以從四種行動中執行想要做的行動 (只要自己想執行且能執行,就可以做好幾種行動 只是自己回合幾乎無法能四種行動都做到啦 )
一、使用自己的道具或工具,讓它放電 羞
a.使用道具
例如我想使用這張起始道具卡的能力 (指定一顆骰子數值減一),所以我將一顆3變成2;
用完之後把這張牌橫置,代表放電完了,除非之後充電才能再使用該牌能力。
b.使用工具
使用工具牌,讓自己一張道具牌放電且橫置,就可以增加或減少一顆自己骰子的數值;數值依道具的等級決定。(如圖中的道具牌,我可以讓一顆骰子的數值加2)
工具牌使用完後就遞給場上沒有工具牌的玩家。
→ 遊戲中無論如何調配骰子數值,都需要把數值介於1-6之間 (最小是1、最大是6)
二、充電:使用一顆骰子,讓放電後的道具充飽電重置
既然會放電,當然也要充電啦! 只是充電所花費的骰子數值一定要≥(大於等於)該道具的等級。
充電完後將道具卡從橫置方式重置為直立狀態。
三、研究:使用一顆骰子的數值,將發明序列上該數值的牌與相鄰的一張牌交換。
有時候要仰賴研究才能發明出自己想要的道具啊!如圖中所示,玩家花費一顆骰子5,就可以將相對應的牌跟左邊或右邊交換 (只能跟一張牌交換)
後來決定跟左邊交換。
四、發明:身為發明宅,怎麼可以不發明出道具呢?
花費與發明序列上相對應的骰子,就可以把該道具拿到自己面前(直立充飽電的狀態),發明成功!
當該玩家決定結束它的回合時,將場上發明序列空掉的地方都往數字1(右邊)移動,並翻出新的道具卡將空位補滿。
接著把三顆骰子交給下個順位的玩家,讓該玩家執行它的回合,遊戲依序進行。
嗯......等等,若遊戲中只有三顆骰子會用到,那幹嘛遊戲要附四顆骰子?因為怕玩家把骰子搞丟缺件嗎
後來想想,應該是為了配合這張道具卡的功能↓
這張道具卡的功能是可以將一顆骰子分配成兩顆骰子;例如將一顆6分配成2跟4。
這樣會讓遊戲花費骰子時較為方便!
至於遊戲怎麼結束呢?
一是先前所提,若使用到這張道具牌的能力↓
遊戲就直接結束,直接結算。
二是將道具牌堆全部用完,且將要輪到起始玩家時結束遊戲!(也就是要讓大家的回合數都一樣多囉!)
凱特自己這幾天就跑了幾次三人場,
本來以為使用道具卡能力讓遊戲call game應該會很困難,
沒想到第一次試跑時,十分鐘後就有人靠這個道具結束遊戲了......
主要是當擲到數值6的時候,可以當任一數字使用,所以事實上比想像中好達成啊!
而且因為遊戲才剛開始就要結束,所以我和讓遊戲結束的玩家各拿到9分共享遊戲勝利......(咦咦咦咦咦?)
明明在29張道具卡中才有2張,能那麼快被翻出發明序列、還能順利擲骰被發明走,真是太驚人的運氣了Orz
個人覺得這遊戲的缺點是互動性太少,因為玩家都要到自己的回合時才能做事,也無從攻擊針對改變別人的行動,所以在別人的回合時只能乾焦急:希望別人不要擲到運氣很好的骰子數值或是不要拿到自己想要的道具。(這時候忍不住想有些道具功能若能在別人的回合使用就好了...不過發明宅感覺是很溫文儒雅不會做這種事啊XD)
優點是雖然是骰子遊戲、且發明序列是翻牌所以的確佔了不少的運氣,但是因為玩家本來就有起始道具卡,所以就算運氣不好也幾乎能夠有事做,不會有一開始就空轉的情形;也藉由許多的行動讓遊戲感覺有了可以思考的小策略:組合出自己要的COMBO技!
更別說另一個要讓凱特喜歡的必備條件就是類型與美術,個人向來滿喜歡骰子遊戲,更別說美術的配色十分舒服清爽、牌背的工業風完全是我的菜!而遊戲整體的畫風都是可愛簡約的,加上盒子的尺寸加配件勉勉強強可以說是一款「微桌遊」,會是我近期會很想帶著到處玩的小遊戲。
來跟對工學院完全絕緣的凱特享受維多利亞工業時期,努力成為發明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