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JPG

在通往中國古典小說的路途中,你有辦法換得完整的角色嗎?

 

要幫這款遊戲寫部落格介紹前(其實我本來懶得寫,是有粉絲許願所以我就......),不知道為甚麼莫名地戒慎恐懼:許是因為要寫這款遊戲介紹,不只是以一個桌遊部落客的身分,更是一個中文系、中文人的身分;縱使不想講述太多中文古典小說的廢話,卻又不甘僅寫遊戲本身的規則與玩法。

會收到這款遊戲,是因為遊戲設計者之一的歐陽,這是他在桌遊設計的初試啼聲。會認識歐陽也是一項有趣的緣分:我自大學時代開始經營桌遊的粉專與部落格,自那時起在學校(淡大中文)就很「不中文系」,每個系上認識我的老師總會開我玩笑要我不要玩桌遊玩到畢不了業、當時的系主任甚至還會戲稱我是「桌遊小公主」(好羞恥!)之類的,總之就是「一個似乎是文青的人卻在做很宅的領域,卻又不想跟文字有所割捨」

aa  

沒料到我會因為一個桌遊為主的粉絲專頁認識一個中文系人(同時也是國文老師),於我而言是很有趣的緣分(而且中文系圈子說大不大,說小不小XD) ,當時(2016年)很榮幸能去家齊中學做一個小演講(日本桌遊主題),算是很開心的一次合作。

而在我認識歐陽以後,歐陽也出了書《桌遊課:原來我玩的不只是桌遊,是人生》,現在更推出了一款桌遊,還是以我個人很偏好、許更該說屬於我生命重要一部分的文學為主軸,某方面我是欽佩又羨慕(?)的。(每次看到這種人生勝利組,就會有種我到底還在幹嘛的低落感嗚嗚嗚嗚嗚) 

 

總之,還是回過頭來看遊戲本身吧:

02.JPG

天地盒外型仿製中國傳統的線裝書,加上清爽的藍綠色,走一個簡單特色路線。 

遊戲年齡:8歲以上 

遊戲人數:3~6人

遊戲時間:20分鐘

03.JPG

遊戲盒背也很簡單粗暴明瞭:遊戲簡介、資訊、模擬圖都有。 

 

04.JPG

盒側,註明了遊戲內出現的十部中國文學經典,這些都是我們身為學生時,一定會在國文課本裡讀到篇章的小說!

不過還是要特地強調一下,縱使對這些小說沒有概念(對這些小說沒概念其實滿慘的)也不會影響你對遊戲的體驗噢,就只是桌遊主題的代入感而已~ 

 

05.JPG

開箱! 

06.JPG

說明書一本,遊戲背景故事簡介跟規則都寫得很清晰;規則很簡單,一分鐘就讀完了。

很可惜的是說明書最末的代表角色列表,一部小說只有特別羅列一名代表角色與簡介,反而顯得不夠仔細。 

07.JPG

 

遊戲有十部中國古典小說,一共五十四名角色。

老實說小女子資質淺薄,有一些角色其實我也認不出來(掩面跑走

08.JPG

《三國演義》,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作《三國志傳》、《三國全傳》、《三國英雄志傳》,是中國第一部長篇歷史章回小說。作者一般被認為是元末明初的羅貫中。虛實結合,曲盡其妙,是四大名著中唯一根據歷史事實改編之小說,但也讓許多人誤以為《三國演義》的內容就是三國歷史。明末清初文學家、戲曲家李漁有言曰:「演義一書之奇,足以使學士讀之而快,委巷不學之人讀之而亦快;英雄豪傑讀之而快,凡夫俗子讀之而亦快。」

 

09.JPG

《世說新語》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筆記小說」的代表作,內容大多記載東漢至東晉間的高士名流的言行風貌和軼文趣事,由南朝宋劉義慶召集門下食客共同編撰。全書分上、中、下三卷,依內容分有:「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識鑑」等等,共三十六類(門),每類收有若干則,全書共一千多則,每則文字長短不一,有的數行,有的三言兩語,由此可見志人小說「隨手而記」的特性。《世說新語》主要記述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統治階級當時的情況,反映了魏晉時期文人的思想言行和門閥社會的生活面貌,這樣的描寫有助讀者了解當時的人所處的時代狀況及政治社會環境,更清楚地見識所謂「魏晉清談」的風貌。

「未若柳絮因風起。」

10.JPG

《老殘遊記》,清末四大譴責小說之一,署名鴻都百鍊生(坊間作洪都百鍊生)作,清代劉鶚(1857年—1909年)著,共有正編20回,續集9回,外編殘稿1卷,敘述江湖醫生「老殘」在遊歷所見所聞所為,文筆生動,大受好評。本作也是劉鶚唯一的小說作品。所謂「老殘」的寓意是,劉鶚稱「棋局已殘,吾人將老,欲不哭泣也得乎?」,有的版本作「棋局已老,吾人將殘」,魯實先稱「或為傳鈔之誤」。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稱,劉鶚的《老殘遊記》、李寶嘉的《官場現形記》、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和曾樸的《孽海花》為「晚清四大譴責小說」。

「五臟六腑裏,像熨斗熨過,無一處不伏貼;三萬六千個毛孔,像吃了人參果,無一個毛孔不暢快。」

11.JPG

《西遊記》,中國古典神怪小說,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成書於16世紀明朝中葉,一般認為作者是明朝的吳承恩。書中講述唐三藏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的故事,表現了懲惡揚善的古老主題,也有觀點認為西遊記是權力場諷刺小說。《西遊記》自問世以來,在中國及世界各地廣為流傳,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中國,乃至亞洲部分地區西遊記家喻戶曉,其中孫悟空、唐僧、豬八戒、沙僧等人物和「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孫悟空三借芭蕉扇」等故事尤其為人熟悉。幾百年來,西遊記被改編成各種地方戲曲、電影、電視劇、動畫片、漫畫等,版本繁多。

 

12.JPG

《虬髯客傳》,是一篇豪俠類唐人傳奇,晚唐道士杜光庭所著,收錄在宋人李昉所編《太平廣記》中。故事以隋末天下群雄爭霸為背景,牽引出三個名傳後世的英雄人物─李靖、紅拂女與虬髯客─之間的俠義故事,後人合稱為「風塵三俠」。《虬髯客傳》被視為中國武俠小說的楷模與典範,也成為許多後世戲曲的題材,包括張鳳翼《紅拂記》、張太和《紅拂記》、淩濛初《虬髯翁》等;金庸尊其為「武俠小說的鼻祖」,後世也有許多深受《虬髯客傳》影響的作品,影響力可見一斑。

「絲蘿非獨生,願託喬木。」

13.JPG

《金瓶梅》,又名《金瓶梅詞話》,中國明代小說,四大奇書之一,中國史上第一部文人獨立創作的長篇白話世情章回小說,作者署為蘭陵笑笑生。由於詳細描述了古代市井平民的生活和社會現實,歷來研究的學說不少,通稱金瓶梅學。小說從《水滸傳》中引出,根據《水滸傳》中西門慶勾引潘金蓮,殺潘夫武大郎,最後被武松所殺的情節展開,略加改動,描寫了西門慶從發跡到淫亂而死的故事。《金瓶梅》的書名從小說中西門慶的三個妾和寵婢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的名字中各取一字而成。實際上有更深一層涵義,即「金」代表金錢,「瓶」代表酒,「梅」代表女色。《金瓶梅》像寫日記一樣,它的故事是逐年逐月展開的。《金瓶梅》開篇說「話說宋徽宗皇帝政和年間」,表明《金瓶梅》寫的是北宋末年政和年間的故事,恰好《金瓶梅》前六回寫的潘金蓮和西門慶偷情的故事是從《水滸傳》中抄襲來的,讀者早已知道《水滸傳》的故事發生在北宋末年政和年間,於是更加深信不疑地認為《金瓶梅》寫的真是北宋末年政和年間的故事。

「讀金瓶梅而生憐憫心者,菩薩也;讀金瓶梅而生畏懼心者,君子也;讀金瓶梅而生歡喜心者,小人也;讀金瓶梅而生效法心者,禽獸也。」

14.JPG

《紅樓夢》,中國古典長篇章回小說,作者為曹雪芹。《紅樓夢》書內提及的書名,還有《情僧錄》、《風月寶鑑》、《金陵十二釵》、《金玉緣》,乾隆四十九年甲辰(1784年)夢覺主人序本題為《紅樓夢》(甲辰夢序抄本)。1791年在第一次活字印刷後(程甲本)。故事是由女媧補天時所剩下的一塊石頭開始,因此又名《石頭記》。原本共120回,但後40回散失。後來高鶚、程偉元取得後40回稿,並整理印行,即為目前較通行的120回全本。從1920年代開始,胡適「大膽假設」,認為後四十回非曹雪芹著,並提出高鶚續書後四十回。

《紅樓夢》被評為中國古典章回小說的巔峰之作,思想價值和藝術價值極高。在20世紀,《紅樓夢》是中國最受重視的一部文學作品。因為其不完整,加上作者曹氏已亡故,所述內容又鉅細靡遺,結局設定更是超乎尋常,留下許多謎團引人探究,也構成了一門學問——紅學。自胡適作《紅樓夢考證》以來,一般認為曹雪芹以其家族的命運投射在《紅樓夢》一書。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玉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15.JPG

《聊齋誌異》,簡稱《聊齋》,又稱《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蒲松齡所著的短篇小說集。全書共496篇,內容十分廣泛,多談狐、仙、鬼、妖,反映了17世紀中國的社會面貌。傳說《聊齋誌異》一書,爲蒲松齡在路邊設一茶攤,過路之人給他講一個故事即可免費喝茶,而他將路人所講的故事整理成冊而成。《聊齋》一書四百多篇短篇小說中,有刺貪刺虐的,有描寫窮苦書生和鬼、妖、仙女等的愛情故事的,這些故事像是作者自主創作以藉此來表達對社會的不滿和對愛情的嚮往,然而也有一些故事僅僅是情節怪異而已,其情節單一,甚至只有短短十餘字,這些故事不像是作者創作,而像百姓之間的傳說。

「生平無二色。」

16.JPG

《儒林外史》,中國清代章回小說、長篇諷刺小說,作者吳敬梓,全書共五十六回(也有人認為最後一回非吳所作),約40萬字,描寫了近二百個人物,花了他十幾年的時間完成。描寫了康雍乾時期科舉制度下讀書人的功名和生活。《儒林外史》所寫內容,假託明朝,實為清朝,而且十之八九的人物都實有其人。它真實地描繪了康雍乾時期知識分子生活的沉浮,境遇的順逆,功名的得失,仕途的升降,情操的高尚與卑劣,理想的倡導與破滅,出路的探索與追尋。

「天下哪有個學不會的事?我何不自畫他幾枝?」

17.JPG

《水滸傳》,是中國以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其內容講述北宋山東梁山泊以宋江為首的綠林好漢,由被逼落草,發展壯大,直至受到朝廷招安,東征西討的歷程。又稱《忠義水滸全傳》、《江湖豪客傳》,一般簡稱《水滸》,全書定型於明朝。作者歷來有爭議,一般認為是施耐庵所著,而羅貫中則做了整理,金聖歎刪修為七十回本。

《水滸傳》的故事源起於北宋宣和年間,出現了話本《大宋宣和遺事》描述了宋江、吳用、晁蓋等36人起義造反的故事,初步具有了《水滸傳》的故事梗概,目前流傳下來的根據說書人編成的話本中就有「青面獸」,「花和尚」,「武行者」等。而從南宋之史籍《東都事略》以後,已成為了民間文學的主要題材。

到了元朝,元雜劇中出現了有關水滸故事的劇本,流傳後世的有高文秀的《黑旋風雙獻功》,李文蔚的《燕青博魚》和康進之的《李逵負荊》等。《水滸傳》全書是到了明朝,經許多作者不斷增添情節乃至定型。也有觀點認為《水滸傳》中梁山好漢的生活原型是與作者施耐庵關係甚密的張士誠領導的鹽民起義。

 

直接用我相對喜歡(個人私心)的角色當該書代表如下:

18.JPG

個人覺得另一個可惜之處,便是沒有一張小說對應角色的幫助卡,在遊戲進行時有可能會造成一些小意外:例如會以為已經成功蒐集成一本小說了,細數檢查時才發現其實有少。 

三國演義(7)

世說新語(6)

紅樓夢(6)

西遊記(7)

水滸傳(6)

金瓶梅(4)

儒林外史(5)

虯髯客傳(4)

老殘遊記(4)

聊齋誌異(5) 

 

遊戲起始設置,卡片全數洗牌後,發給每位玩家6張。

19.JPG

剩下的卡片放置中央作為牌庫。由最近讀過小說的人當起始玩家。 

 

遊戲輪到自己的時候,一共進行兩(或三)個行動:

(一)遇見:從牌庫中抽一張牌(若牌庫中沒有牌就跳過此行動)

20.JPG

 

(二)呼喚:指定一名玩家,並向該玩家指定想要某一個小說角色牌。

遊戲講求誠實,若該玩家真有那角色,就必須將那張角色牌交出來,代表「呼喚成功」;且「呼喚成功」的話,就可以再繼續「呼喚」。

※呼喚的條件:

A. 你不可以呼喚你手上有的角色。

B. 你要呼喚某角色的前提是,你手上一定要有該對應的小說角色。

(例:若你手上有《紅樓夢》的「林黛玉」,你才可以跟其他玩家呼喚「薛寶釵」)

 

若你呼喚完後,發現你手上擁有一套完整的小說角色時,就可以

(三)完成小說:當手上擁有完整的一套小說角色,立即將該組小說角色打出。

某小說被你蒐集成套,成為你的得分!

A.JPG

當二(三)個行動完成後,順時針換下一位玩家。

 

當所有的小說都被完成、所有的角色牌都在場上,遊戲結束。

一張角色牌一分,最高分者獲勝;若最高分者分數相同,則小說數量最少的玩家獲勝!

21.jpg

當初三人進行遊戲時,發生了「有一部小說不可能完成」的「遊戲不可能結束」狀態,因為變成兩位玩家共同爭奪一部小說的角色......我不能確定這是否是人少才會造成這種特殊狀況?還有其實當時我規則教錯我錯了我跪嗚嗚嗚 

22.jpg

其實遊戲本身就是一款經典卡片遊戲「釣魚趣」的規則變體,這類規則的「經典」就我所知就是撲克牌的玩法之一,因此應該是沒有侵權的問題(?)。(我在今年2018年金山桌遊聚會時,亦有玩到《農家樂》的「釣魚趣」版本) 

以一款桌遊而言,《遇見小說:千呼萬換》的機制不是多麼新穎,更可以說就是「老梗」(經典的對應不就是老梗的意思嗎),但我對此遊戲依舊是佩服的:因為它將一個聽起來宏大的主題──中國古典小說──用成簡單輕快的小品遊戲包裝,且並不會讓人覺得充滿教育意義與教具感,這是《遇見小說》的成功之處。「釣魚趣」的機制就是「記憶、運氣、卡片湊套」,遊戲不需要太多的技巧、卻又能讓你在無形之中對這些中國經典小說燃起回憶與共鳴。

身為一個桌遊玩家,我不會特別喜歡這個遊戲,但身為一個中國文學系的學生,我是喜歡這款遊戲的。

遊戲一個特別之處在,十本小說是由十位不同繪師繪製角色牌,因此不同小說的角色美術差異很大(只是個人沒有特別喜歡某幾部小說的畫風XDDDD)而遊戲我想提的缺點,一是沒有幫助卡很麻煩;二是遊戲結束的方式,我真的很好奇若像上面所說的狀況,這樣遊戲真的能夠結束嗎......?最後,萬一玩家手上沒有牌的狀況下,應該是不可以呼喚小說角色,這樣該玩家是直接移出遊戲嗎?算是幾個規則有小漏洞的地方。 

 

最後附上我大學時代的「中文系原文書」做很隨便的總結(沒有人想知道好嘛!)

Z.JPG  

圖文版權為凱特的貓所有,請勿全文複製轉貼、轉貼並請附上原文網址

歡迎來粉絲專頁按讚追蹤,不定期有些活動企劃→凱特的貓 Kate's cat

 

arrow
arrow

    凱特的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