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桌遊愛樂事 贊助開箱!
在花見小路上的優雅藝伎,請投入我的懷抱之中吧......
今年年初在金山桌遊聚會的時候就見過《花見小路》的未出版雛形,
當時就知道它是款兩人遊戲,同時許多人也讚嘆卡牌的美術;而凱特個人十分喜歡藝伎的主題,因此對這款遊戲便有印象。因緣際會下收到了這款遊戲!
遊戲盒背↓
註明了遊戲的故事背景、簡易規則介紹 (其實光看盒背就幾乎知道遊戲怎麼玩了!) 與遊戲模擬圖。
遊戲盒側↓
我很喜歡遊戲盒側的設計,很像書封的感覺。
遊戲人數:2人
遊戲時間:15分鐘
遊戲年齡:10歲以上
而當我在搜尋「花見小路」關鍵字時,才猛然驚覺:
(圖片來源)
原來真的有花見小路這個地方啊Σ(・ω・ノ)ノΣ(・ω・ノ)ノΣ(・ω・ノ)ノ!
據說以前祉園只是八坂神社前的一條熱鬧街道,隨著參拜的人越來越多,四週也開始出現許多酒館、商店、藝妓業,因此花見小路成為京都最有名的花街。現在也依舊有藝伎出沒!
(圖片來源)
同時,台南市區也有一間花見小路!
是一間日式喫茶館。(圖片來源)
在進入遊戲前,先來談談藝伎這項職業。
藝妓(日語:芸妓、芸者),中文或作藝伎,是日本特有的女性表演藝術工作者;「藝妓」一詞源自漢語,工作性質相當於中國書寓的詞史、先生或長三堂子的女校書。當代日本藝妓社會地位較高,且已形成一種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日本藝妓表面上並非性工作者,其工作內容除為客人服侍餐飲外,主要為在宴席上以舞蹈、演唱、演奏等方式助興。日本各地對藝妓的稱呼略有不同:在東京等關東地區稱為「芸者(げいしゃ,Geisha)」,見習階段稱「半玉」、「雛妓」;在京都、大阪等關西地區則稱為「芸妓」(或寫為「芸子」,皆讀為げいこ,Geiko)」,見習階段稱「舞妓(或寫為「舞子」,皆讀為まいこ,Maiko)」。自明治時代開始也有「芸妓(げいぎ,Geigi)」這種讀法。歐美世界則以關東文化為主,皆本於「Geisha」此讀法來轉譯。而藝妓的真正身份是藝人,主要工作是待客作藝。
其實很多人看到「藝妓」中的「妓」字,很常誤會為是性工作者──也許也是因為跟會賣身的「花魁」搞混所導致。我第一次接觸「藝伎」這詞,便是看了電影《藝伎回憶錄》,
(圖片來源)
雖然無法正確知道是否藝伎會賣出初夜 (至少現代的藝伎應該是不會),也知道電影中的呈現方式並不同於史實中的藝伎,但能確定的是,藝伎平常是賣藝不賣身的。
而另一部由知名攝影師蜷川實花拍攝、改編自安野夢洋子漫畫《煙花夢》的電影《惡女花魁》,便就是我們所知,既賣藝又賣身的性工作者。
(圖片來源)
賣淫女子則一般固定地被稱作「女郎」、「遊女」,她們之中,級別最高的稱「花魁」。「花魁」不但年輕貌美,且於茶道、和歌、舞、香道等諸藝皆有不俗的造詣,服務對象只限於達官貴人,達官貴人亦以客禮待之,所以社會地位相對較高。但無論是「女郎」、「遊女」還是「花魁」,都是會賣身的。
總之,個人收藏的日本藝妓風格桌遊又多了一款ლ(・ω・ლ)
接著把重點拉回《花見小路》,速速開箱!
遊戲內容物一覽↓
說明書一份、廣告單一份、物件卡一疊(21張)、藝伎卡一疊(7張)、戳戳樂一份。
其中個人最在意也較為詬病的是,藝伎被綁得太緊,卡片都被綁出弧度了......我的藝伎們要不能呼吸啦!
隨著遊戲還附上等量牌套揪感心!
藝伎卡一疊(7張) ↓
遊戲中有七名美艷絕倫的藝伎,她們各自有不同的氣質,也各自有著不同的技藝和喜愛的物品。
藝伎牌十分美麗,繪製的筆觸艷而不膩,而且十分貼心地設計成兩面,一面有文字提示而一面沒有,讓美術的收藏性更上一層!
藝伎上的數字代表她的魅力、旁邊則標註著要她的喜好──我們要討好她所需準備的物品。
物件卡一疊(21張) ↓
七位藝伎的象徵代表物!我們需要藉由這些物品來討好我們所想要的藝伎。同時,物品卡的數值不但等同於藝伎本身的魅力,也是該物品的張數。
戳戳樂標記物一覽 ↓
圓形標記物七枚,為勝利標記,會放置在藝伎上。下方則是兩位遊戲玩家的防呆(?)指示物,用來記錄遊戲的行動!
在遊戲中,兩位玩家扮演著土財主達官顯貴,想要寵幸這些藝伎獲得她們的青睞,藉著投其所好來獲得她們的芳心!......其實這故事設定是凱特自己的妄想亂掰的,欲知道真正的遊戲故事請閱讀說明書!
※ 遊戲起始設置
遊戲中將藝伎排列好,並在上頭放置勝利標記。將物品卡洗牌後放置一旁形成牌庫、隨機移除掉一張卡片,在一場遊戲中不會使用到。
每位玩家拿取一份防呆標記物、從牌庫中抽取六張作為手牌,遊戲便可以開始啦!遊戲由年紀小的人為起始玩家。
※ 遊戲進行
輪到自己的時候,便從牌庫抽一張卡片、執行一個行動 (四項行動擇一),接著換對方玩家。當每位玩家將四種行動各執行完一次 (同時牌庫會抽完、手牌也會用完) 時進行結算。
四種行動在一回合只會執行一次,執行完後就將標記物翻面。各別為:
(一) 密約:秘密地保留一張物品卡
從手牌中選擇一張保留,遊戲結算時會成為討好該藝伎的物品。自己可以隨時查看。
(二) 取捨:秘密地捨棄兩張物品卡
從手牌選擇兩張卡片捨棄,也代表著或許離某幾位藝伎更遙遠了......畢竟做人不能太貪心,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啊!自己可以隨時查看。
(三) 贈予:打出三張物品卡,對手先拿一張
從手牌中打出三張,讓對手選一張贈予他,接著雙方將物品卡放在自己面前與藝伎相對應的位置。
哼哼哼哼雖然是競爭對手,但給對方一點點好處順便示威也不壞 (誤)
(四) 競爭:打出四張物品卡並分成二堆,對手先拿一堆
從手牌中將四張卡牌以兩堆分配後打出,讓對手選擇其中一堆後,接著雙方將物品卡放在自己面前與藝伎相對應的位置。
每當這時便是最糾結的了......當兩堆卡片知道一定要給對手其中一堆時,便會思索到底該怎麼分配四張卡片,不只是讓對手煩惱、也思考自己如何才能獲取最大的利益。
四個行動沒有順序之分,玩家自行決定。當雙方玩家各自執行完四個行動後(手牌用完、牌庫用完),便會進行結算!
結算時,雙方先將自己密約的那張牌加入對應的藝伎,接著一一比對雙方的物品卡,物品卡多者可以獲得該藝伎青睞,將該藝伎的勝利標記擺到自己的方向。
這時,若有一位玩家獲得四個勝利標記或是得到的藝伎魅力總值十一以上,遊戲結束,該玩家勝利!若雙方有剛好一位獲得四個勝利標記、另一位是得到的藝伎魅力總值十一,由獲得11點魅力值的玩家勝出。
若雙方都沒有人達成勝利條件的話,就開始新的一回合吧!
新的一回合將所有的物品卡洗牌,除了勝利標記不要移動保留在雙方玩家獲得的位置,其他皆依先前所述重新設置、進行遊戲。
※ 遊戲心得
目前凱特有了完整的遊戲體驗,
第一回合我們皆得手兩位藝伎,對手得到9點魅力值、我則是5而已......
第二回合成功多拐走兩位藝伎!也幸好我本來的藝伎沒有被搶走,獲得勝利!
個人向來滿喜歡兩人遊戲,而《花見小路》可說是款好玩的小品──背景與美術皆很不錯、規則簡單好懂、在抽牌運氣之下又可以有些許推測和策略,以手牌管理與行動選擇兩項機制而言的運用是剛好的,或許也似乎會覺得不夠──畢竟四個行動其實相當快速,因此不甚耐玩,但仍可以說是十分有趣輕快的。更別說玩這款遊戲時充分發揮嘴砲聊天溝通技能,「你一定是喜歡那個妹子吧!魅力那麼高!」「我看你密約一定就是那個吧!」「我覺得她超正的,就要她了!」,更會十分歡樂!最後不得不提,以這款遊戲的質感和美術來說,定價十分便宜啊!
與凱特一同漫步花見小路,尋訪京都古典之美!
文章除引用圖片外(有附上來源出處)全由凱特親筆撰寫與拍攝,版權為凱特的貓所有,請勿全文複製轉貼、轉貼並請附上原文網址。
歡迎來粉絲專頁按讚追蹤,不定期有些活動企劃→凱特的貓 Kate's c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