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新天鵝堡贊助遊戲開箱!
兩人老遊戲《歐汀的烏鴉》經典復刻,在「思維」與「記憶」的爭鬥中獲得勝利!
其實我很早就有聽說過《歐汀的烏鴉》(其實大家會習慣稱呼為《奧丁的烏鴉》,畢竟北歐神話故事本就將眾神之父翻譯成奧丁──我猜測大概是鵝堡官方甚麼特殊考量,因此只好這樣翻譯吧) ,且我向來又喜歡兩人遊戲與文學主題桌遊,所以當鵝堡出了中文版後,它也成了我的願望清單之一啦。
老實說在玩這款遊戲以前我完全沒有去查資料或是爬文、更沒有玩過原文版本,方才查了BGG才知道:《歐汀的烏鴉》最原版推出時是2002年,是16年前的老遊戲了我的天!都高中了 原版早已經絕版買不到、而二版是兩年前(2016)再版,跟中文版的美術不大一樣。
歐汀(一般北歐神話通常翻譯為奧丁)是北歐眾神之父,是北歐神話阿薩神族的主神,除了「星期三」得名與祂有關外、祂的北歐原名亦有「風」的意思。相信縱使很多人不知道北歐神話,至少也知道漫威、或是漫威改編電影《雷神索爾》,其便是由北歐神話改編而來!縱使漫畫與電影改動很大(例如神話中洛基是奧丁的弟弟,電影改編成養子),但許多用詞、形象皆是從神話啟蒙改編而來。
歐汀的雙肩上各棲息著一隻烏鴉,牠們是代表思維的胡金和記憶的姆寧, 身為歐汀的眼線,牠們每日都會飛翔天際查看世間的動靜,並將每日所見之物如數告知歐汀。歐汀會在與眾神宴飲的時刻,善用自己的智慧,細細推敲思維與記憶的話語。
而在遊戲中,兩位玩家扮演著兩隻烏鴉,我們都對歐汀忠誠,但我們更想要給自己的生活增添樂趣:競賽!誰成為飛過天際來回的烏鴉、搶先回到歐汀的身畔,就可以獲得勝利!而在這場戰爭之中,狡猾又頑皮的洛基也會偶爾插手這場小比賽──
遊戲盒背,有遊戲基本資訊、背景故事,與極少的配件模擬圖。
遊戲年齡:8歲以上
遊戲人數:2人
遊戲時間:30~40分鐘
遊戲內容物一覽:卡片、烏鴉兩隻、說明書乙張。(不得不抱怨一下,卡片的尺寸超級詭異,是5x10公分......)
首先是黑白烏鴉,拿起來看還真夠不黑白的?
我其實一開始還想說:喔?烏鴉是木頭?旁邊再用塑膠包色?
友:「那個是可以摳下來的保護紙好嗎......」
我:『......』(掩面)
不得不說這烏鴉造型的塑膠標記物,光澤與質感好美啊!
遊戲一共有三種卡片:兩隻烏鴉在上方飛翔、互相競爭的地形牌,以及兩隻烏鴉各自的飛行牌和洛基牌。
(一)地形牌 (共四十張)
遊戲中一共有五種花色的地形(?)規則書本身沒有特別解說這些地形的名稱,以下便用顏色綠、粉、銀、紫、藍來代表說明。地形牌本身分成兩半。
首先是「全景地」(不是《魔法風雲會》),兩半地形都相同的卡片,每種地形有兩張。
接著是跟與該地不同的地形搭配的地形牌,這則是一種卡片有三張。
在以牌背正面的狀況下,可以看出地形排列組合的搭配:
由於我數學真的是太差了,現在要我說這是「C幾取幾」其實我也說不出來......QQ
總之就是五種(綠、粉、銀、紫、藍)地形排列組合啦,規律應該看得出來。
所有的地形排起來就像這樣。
(二)飛行牌
黑白烏鴉擁有一模一樣數量的飛行牌,飛行牌對應地形,讓烏鴉可以移動。
每一種地形(綠、粉、銀、紫、藍)有五張卡片,共二十五張地形牌。
(三)洛基牌
黑白烏鴉各有八張洛基牌,洛基牌是四種不同卡片各兩張,而每張洛基牌上頭會有兩種特殊效果。
(兩人手牌一模一樣,無論是飛行牌亦或是洛基牌)
由左至右、由上到下的功能分別是
A、讓己方的烏鴉向前一步/讓敵方的烏鴉後退一步
B、交換兩張地形牌的位置(不可以旋轉卡片)/向上或下平移一張地形牌,地形因此改變
C、將一張地形牌旋轉一百八十度/移除場上一張地形牌
D、從牌庫中抽兩張牌到手上/從地形牌中抽取一張牌,以圖例方式放置,使跑道變長
※注意:使用洛基牌發生效果時,欲影響(移除/旋轉/移動)的 地形上不可以有烏鴉。
遊戲起始設置 ↓
(一)將地形牌隨意洗牌後,隨機(可以上下顛倒)翻開。 ※注意:不要讓相同地形相鄰。
(二)將其他的地形牌放置一旁作為備用牌庫。
(三)將黑烏鴉與白烏鴉各放置在地形一側作為起點,牠們的起點會變成各自的終點。
(四)黑白烏鴉將自己的飛行牌與洛基牌各自洗牌後,各形成一個牌庫。
(五)每位玩家從自己的兩個牌庫抽取卡牌,直到手上有五張為止(自行分配飛行牌與洛基牌的比例)。
(六)由最近輸過遊戲的人當起始玩家(圖片以白色烏鴉為例)。
遊戲中輪到自己時,可以從手牌中打出任意張數的牌(零張亦可)。
若打出洛基牌,使用該卡牌上的一個效果(二擇一)。
若打出地形牌,則是一張飛行牌可以穿越對應的地形;若該地形是連續的,飛行牌可以讓烏鴉連續飛行。
或是打出相同的地形牌兩張,替代一張與該格相同的飛行牌,可以穿越其他的任一種地形。
當自己決定停止出牌後,自己依任意順序從兩個牌庫抽取共三張牌到手上。
手牌的上限為七張,若補完牌後手牌超過上限,自行將牌棄到剩七張為止(不會使用功能與效果)。
※ 飛行牌使用後則是棄置一旁為棄牌堆;當自己的飛行牌庫用完時,將棄牌堆全數洗回去,成為一個新牌庫。
※ 洛基牌使用完後便會直接從這場遊戲中移除。
當有一隻烏鴉以U字型迴轉、飛到終點,遊戲結束。該玩家獲勝!
※ 若起始烏鴉玩家先抵達終點、輪到另一位玩家時也抵達終點,則雙方比較手牌,手牌數量多者獲勝!
《歐汀的烏鴉》追根究柢就是一款吃牌運、囤牌的手牌管理遊戲,遊戲非常單純,甚至連卡片的配重比率都很單純──在這個桌遊推陳出新爆炸、眾多類型可以選擇的時期,《歐汀的烏鴉》的確是款沒有甚麼亮點的遊戲──畢竟兩人桌遊能夠選擇的實在是太多太多了。但我還是得說,《歐汀的烏鴉》的確適合推薦桌遊新手,對於甫接觸桌遊的人而言,這會是款十分簡單好上手、雖然運氣但仍能獲得樂趣的兩人遊戲好選擇。例如情人節可以拿來跟女朋友玩之類的
而在部落格的最後,我一定要強烈建議各位有機會可以了解一下北歐神話,
特別是從我酷愛的美國奇幻小說家尼爾蓋曼推出的書籍下手:
高中時無意中接觸了尼爾蓋曼的短篇集《魔是魔法的魔》後就一直很喜歡他的作品。我並不是很擅長閱讀奇幻小說的讀者,但尼爾蓋曼開啟了這扇奇幻之門。
《北歐眾神》其實說白了就是北歐神話:眾神之父奧丁、雷神索爾、狡詐之神洛基,以及跟這世界觀相關的故事總整理,真要說起來上維基百科也就可以找到這些相關的故事了,所以想不想特地找書來看就見仁見智。對我而言神話故事一直有股魅力,《北歐眾神》同樣有很多吸引人心的橋段,但整體的風格我還是更喜歡希臘神話,北歐神話讓我不能理解的太多了──何以一位神明(奧丁的另一個兒子)的死去就能夠造成諸神的毀滅?為何洛基終究不像是屬於諸神中的一員?或許奧丁擁有的是智慧,我卻只能見到他濫用自己的聰明;或許索爾擁有的是力量跟戰鬥力,我卻只能看見他的匹夫之勇與莽撞魯鈍。
我覺得北歐諸神根本一團渾蛋啊!也許,真如朋友所言的,北歐神話的目的便是教導北歐的下一代怎樣在嚴酷的環境下生存下來。
《微笑男孩與冰霜巨人》我在六年前購入,當時就還滿喜歡的。在讀完《北歐眾神》複習之後,更能發現作者引用的北歐神話元素,有神話觀前提更容易會心一笑。一同推薦。也一併把尼爾蓋曼的人生代表作《美國眾神》開始找來認真讀......(若不是因為推出影集有所引導,我覺得《美國眾神》一開始還真不好讀)買了六年沒讀完過,自己的《美眾》已經亂七八糟發霉不說,尼爾蓋曼小說系列台灣又換了出版社重刷嶄新美術封面了是要逼死誰……
圖文版權為凱特的貓所有,請勿全文複製轉貼、轉貼並請附上原文網址。
歡迎來粉絲專頁按讚追蹤,不定期有些活動企劃→凱特的貓 Kate's cat